FOLLOW US
03|15
吃素容易缺蛋白質,該怎麼有效充足攝取呢?
飲食營養

吃素確實是容易造成蛋白質缺乏的族群,對於素食者來說,蛋白質的選擇會比一般飲食來得較少,但只要多注意蛋白質的食品及食物的選擇,也可以攝取到足夠的蛋白質喔。
因此我們在吃進食物的時候,選擇的食物就很重要,才不會造成熱量增加,但卻沒有攝取到蛋白質的狀況。

素食者選擇蛋白質的五大原則
1.    選擇原型食物
大多的素料為了增加口味、口感、造型,經過加工添加了額外的添加物、油脂、澱粉,像是素雞、素火腿、素魚等,會增加身體額外的熱量,因此選擇原形、少加工的豆製品,像是豆腐、豆漿、豆干、生豆包等,才是最好的素食蛋白質補充來源。
2.    吃足量但不過量
不論吃素還是吃葷食,只要吃超過身體的需要量,就會轉成脂肪囤積起來,另外腎臟不好的人,吃過多的蛋白質要注意恐會造成腎臟的負擔。
3.    選擇少加工的豆類/豆製品,對黃豆過敏者,可選擇豌豆蛋白
黃豆、黑豆、毛豆都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這些原料製成的豆腐、豆漿、豆乾,也不會因為再加工而導致蛋白質的流失,是最容易攝取到蛋白質的來源。
對於黃豆過敏者,可選擇豌豆蛋白,豌豆蛋白含豐富蛋白質、無過敏原、不會造成脹氣等特色,不論是特殊需求者或是一般人都是非常適合補充蛋白質的來源喔。
4.    搭配全穀雜糧,補足豆類缺乏的胺基酸
全榖雜糧主要能提供醣類,但也能提供部分蛋白質,是人體主要的熱量的來源,素食者可選擇未精製加工的全穀雜量搭配豆類,因兩者缺少的必需胺基酸剛好是對方擁有的,一起搭配可以補充互相缺乏的胺基酸。其中有超級食物之稱的藜麥更是含有高比例的蛋白質,更具有完整的九種胺基酸,可以提供「完全蛋白質」,因此很適合成為素食者攝取蛋白質的來源。
5.    每天攝取1份的種子跟堅果類
種子及堅果類的食物雖然主要營養素是脂肪,但也含有高比例的蛋白質,像是花生、葵花子、南瓜子等的蛋白質含量都相當高,但也因此類食物脂肪含量較高,攝取此類食物時也要注意份量,千萬不要因為好吃,而不小心吃過量。


資料來源: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素食飲食指標手冊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素食飲食指南手冊
https://www.lianan.com.tw/drliananepaper/Article/426-2

 

SHARE & BOOKMARK
BACK
LATEST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