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過得幸福快樂嗎?忙碌的生活中是否有好好停下來,聆聽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呢?10月份跟著金大心的腳步一起來好好關注心理健康。
近年來,台灣的心理健康問題逐漸引起社會關注!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統計,國內約有12.3%成年人受到心理健康問題的影響,包括焦慮和抑鬱等情緒困擾,這樣的情況主要來自於生活壓力、工作負荷增加以及快速變遷的社會結構,隨著現代化生活節奏加快,越來越多的人面臨心理健康挑戰,而在忙碌的生活中,透過運動、伸展、睡眠來調節自我情緒、放鬆身心變成不可或缺的良藥。
運動釋放幸福荷爾蒙,心理壓力降低43%
多項研究證實,運動有助於改善心理健康。根據哈佛醫學院的研究,每週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可有效減少焦慮和抑鬱症狀,這是因為運動可以刺激大腦釋放內啡肽和多巴胺等“幸福荷爾蒙”,從而提升情緒、減少壓力。此外一項研究發現,經常運動的人比不運動的人心理壓力降低了43%!
15分鐘伸展幫助身體進入放鬆狀態,減壓、減焦慮!
伸展是一種簡單且易於執行的活動,對心理健康有非常明顯的幫助!根據一項研究顯示,進行15至30分鐘的伸展,有助於減少壓力和焦慮的症狀,透過深呼吸和伸展肌肉,使身體進入放鬆狀態,可有效減輕心理壓力,這對於那些長期處於壓力狀態的人來說,是可以放緩思考的節奏。
動得好、睡得好!運動能減少失眠症狀達65%
睡一場好覺,比吃藥更有效!你知道睡眠也會影響情緒嗎?睡眠有助於調節大腦的情緒反應系統。當我們進入深度睡眠(尤其是快速眼動期,REM),大腦會對過去一天的經歷進行處理和整理,這過程可以減少情緒激素如皮質醇的水平,從而降低焦慮和壓力;除此之外,充足的睡眠能提高大腦的情緒韌性,使人們更能抵抗壓力和負面情緒。當我們睡眠充足時,大腦的前額葉皮層(負責控制理性思考和決策)能更有效地調節情緒,減少情緒過度反應。
而好的睡眠品質可以透過運動來建立,根據《睡眠醫學》期刊的一項研究,進行有氧運動可增加深度睡眠的時間比例,提高睡眠品質;另一項研究顯示,適度的運動能減少失眠症狀達65%,運動促進了身體內部時鐘的調整,使人更易於入睡,並改善整體睡眠結構。
透過規律運動,不僅能強化身體機能,還能建立健康的生活作息,提高幸福感和生活品質,進一步減少生活中的焦慮感,是一種最簡單有效的自我照顧不二法門!
參考資料
1. 台灣衛生福利部. (2023). 心理健康狀況統計報告.
2. Harvard Medical School. (2020). Exercise and mental health.
3. Chekroud, S. R., et al. (2018). Association between physical exercise and mental health.
4. Stretching Exercises. (2021). Effect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5.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2015). Exercise and sleep quality.
6. Sleep Medicine Reviews. (2018). Exercise and insomnia.
7.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022). Resistance exercise and mental health.
8.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0).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9. Walker, M. P. (2009). The role of sleep in emotional brain function.
10. Yoo, S. S., Gujar, N., Hu, P., et al. (2007). The human emotional brain without sleep.
11. Goldstein, A. N., & Walker, M. P. (2014). The role of sleep in emotional brain function.
12. Medic, G., Wille, M., & Hemels, M. E. (2017). Short- and long-term health consequences of sleep disruption.
13. 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 (2021). How Sleep Affects Mental Health.